村网通总站 新安村 xinancunm.nync.com 欢迎您!
前天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就觉得,现在的恶性事件,残忍程度上升,凶手年龄却是下降的趋势。
黑龙江哈尔滨一个15岁的女生,把自己的母亲杀害之后,藏尸在冷库里,三个月后才被发现。
从报道中看,女生因为和母亲产生口角而把母亲杀害,但在犯案的过程中并不慌张,用毛巾把血迹擦干,又将尸体装入编织袋,运到冷库存放。
并不是没见过凶残的凶手,只是这样冷静的操作竟然来自一个还在上高中的学生,就真的让人毛骨悚然了。
事后媒体采访邻居,邻居们提供的信息更令人震惊。
女生捅完母亲之后,母亲并没有立刻死亡,但女生并没有想着要救人,仍然在打游戏。
母亲则是对孩子说,你别报警,让我死了吧我也不想活了。
到底是失望透顶,还是仍然想护着孩子,或者二者兼有,都不得而知了。
甚至连这件事到底是否真实,也不能保证。
如果按邻居说的,那么母亲并非被捅到动脉,只是伤到了脾脏,是有可能被救回来的。但由于女生不作为,母亲还是死去了,接着女生就把母亲装进袋子,藏进了仓库里。
直到后来爷爷准备耕种的时候,收拾仓库,才发现了尸体。
在此期间,女孩正常上学,没有异常。
如此冷酷残忍的少年凶手,并非罕见特例。
在女生弑母的新闻之前,另有一例恶性事件,陕西勉县一个13岁的少年,残忍虐杀了另一个6岁的男童,藏尸在箱子里。
今年年初,陕西勉县男童在家附近走失,父母全网求助寻找孩子下落。
尽管可能很多人都做好了男童凶多吉少的准备,可最后的结果仍然让人脊背发冷。
男童在自家附近被13岁的凶手骗至家中残忍杀害,尸体装进箱子里,放在自家阳台上。
男童自己家和遇害场所,都在一个巷子里。
男孩的父亲在微博上发布文章,称孩子和凶手并不认识,可能只是之前见过一面,所以当时寻找的时候就没有去他家里找。
而且后续的报道里提到,在孩子失踪消息传开,警方展开调查的过程中,男孩一家并无异常反应。
被害儿童父亲在文中痛诉,在殡仪馆看到儿子的遗体面部被破坏,全身多处严重损伤,生前遭受过非人的摧残。
一个6岁的孩子被这样折磨,他当时有多害怕,事后家长看到又多崩溃。
心智正常的人,只是听到新闻就会觉得难过,可是当事人竟然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而面不改色。
警方发现了男童尸体以后,很快就把作案男孩抓获,在这个过程中,男孩反应平静。
这两起案件有很多相似点。
犯案者均为低龄,一个13一个15,但手段都十分残忍,心理状态更是不可描述。
从犯案到被抓,没有体现出正常人应有的慌张恐惧,依旧正常生活。
男孩事发之后还和外公出去玩,上学也没有出现异常。
而且从周围人对两个人的描述来看,俩人都是“文静内向”的类型。
女孩“不太爱说话”
“很文静”
杀害男童的13岁少年,邻居的评价也是“性格内向,一般不与人交流”。
平时邻居见面打招呼的基本交流也没有。
“不爱说话”、“内向”,包括各种其他成年人的恶性事件中,周围人用“老实人”描述手段残忍的凶手,也非常常见。
尽管这可能只是别人的客观描述,并非认为他们是不会犯错的好人,人性复杂,作恶与性格无必然联系。
但“内向”“老实”,很可能是内心有异常而不能及时被外人发现的重要原因。
这不是“内向”,只是“封闭”,外人无法窥探他们内心。
两位少年凶手不仅同样是“内向型”,家庭环境也有相似处。
男生父母不在身边,长期跟老人同住。
女生的父亲和祖父母都长期在外,家里只有母亲,另外还有个弟弟,事发当天弟弟去上学了。
低龄的恶性罪犯,除了可能有天生的犯罪基因,成长环境必然对他们造成了深刻的影响。
在我们的文化里,对“文静”有一种奇怪的追求,仿佛小孩不好动,不爱说话,表现得乖巧温顺,就是值得夸奖的优点。
家长觉得孩子“懂事”,就默认孩子没有任何忧虑,但事实上,有时候越是“懂事”的孩子,心中郁结的心事就越多,找不到突破口,只能用极端方式解决。
开始人们觉得“不跟别人交流”只是性格内向,但是当少年犯罪者们在事后表现出极端的冷漠麻木,人们才会明白他们这种交流上的障碍极有可能还是“无法正常交流”。
警方询问13岁男孩,为什么不跟其他人说一说这件事,男孩回答,说了我怎么上学。
至于杀人的真正危害和后果,他可能并不明白。
而对于这种“无能”和“无知”,家庭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从前有12岁男孩杀死自己母亲,事后认为自己杀的是妈妈,不需要负责,最担心的事情只是不能去学校上课。
复习指路→
事后学校专门派老师去男孩家里单独给他上门补课,可是男孩的奶奶仍然认为孙子应该继续正常接收学校教育,虽然他才刚刚杀死自己的母亲。
2019年大连女童被害案件里,凶手也是13岁的男孩,可他就能对10岁女童进行性侵,之后杀人、抛尸,手段极为残忍恶劣,事发后家人却人间蒸发,不露面,不出庭,不道歉。
事后还是警察说了,男童家长不出面是因为怕挨揍。
还是那句话,你们损失的只是女孩区区一条性命,我们丢掉的可是脸面呀!
有家长这样的反应,就不难看到13岁的男孩可以在杀人抛尸之后仍然得意地在社交平台上炫耀,丝毫不觉得自己犯下了什么严重罪行的态度。
教出这样的孩子,家长本身就有恶魔的基因。
去年大火的《隐秘的角落》里,问题少年们无一不是家庭破碎。
普普和严良算是家破人亡,朱朝阳有家,可是母亲拧巴严厉,控制欲强到令人窒息,离了婚了父亲只顾着新家,对儿子的态度是可有可无。
穷困,无爱,压抑,是一个早慧孩子扭曲黑化的诱因。
未成年人的恶,因为不懂收敛而更加没有分寸,给人带来的寒意更深刻。
杀死母亲的少女,事后还散布谣言,告诉周围的人“母亲跑了”。
至于母亲“跑了”这个说法,会给母亲带来什么样的困扰,她可能也是知道的,但她并不在乎。
而且13岁15岁的孩子,其实已经是懂得很多道理的半个大人,他们之所以能这样淡然,极有可能还是“有恃无恐”。
因为年纪小,法律也拿他们没办法。
《告白》里的初中生直接选择法定刑责年龄之前杀人,又刺激又能装逼,还不用负责。
出了事也有家长维护,都是别人的错。
我国《刑法修正案》里把未成年人的刑责年龄从14周岁降到12周岁,但新法案是2021年3月1日起实施,此前发生的案件仍然按照旧法。
也就是说,不管是杀死女童还是杀死男童的恶魔,因为他们年龄未满14周岁,依然可能不用负刑事责任。
15岁的弑母少女,因为是故意杀人这样的重大罪行,这才能在不满16周岁的情况下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。
丧心病狂的小畜生好像真的越来越多了。
就算没有造成惨烈的结果,在学校里一言不合殴打女同学的男班长,在学校门口被保安拦下就直接脚踹保安,甚至掏出随身带的剪子刺向保安的男生……
好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懂得如何处理问题,而是直接采取极端的暴力措施。
青少年处于特殊生理期,身体趋于成熟,力量比很多成人都要强大,心理却仍然缺乏控制力,对外界也缺乏起码的了解。
如果再没有受到好的引导,就会造成无法想象的恶果。
2014年四川抚顺也曾经失踪过一名3岁的女童,情况和“陕西6岁男童被杀”的案件很相似。
女童失踪,父母全网求助找寻,最终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化粪池内找到了孩子的尸体。
而案件的凶手是住在附近的一名13岁女孩,调查之后发现,作案动机竟然是女孩开门的时候无意中把女童撞晕,她认为对方已经死亡。
她并没有想到要去救人或者寻求帮助,而是想到如果死了人自家就要赔很多钱,所以干脆把女童丢在了自家门外的化粪池里,最终导致女童溺亡。
而她的这种思维,如果不是家庭教育耳濡目染而成,又是受到了什么影响呢?
问题儿童问题青少年肯定不是现在才陡然增多的,只是近些年资讯发达舆论重视,相关的事件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。
那些凶残的未成年人,是自身的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共同铸造的结果。
之前我们也不断提到一句话,基因负责装载,环境负责扣动扳机。
可是如今看来,我们的环境虽然条件越来越好,却不仅没有为这样的基因装上保险栓,甚至还在为它们的发射推波助澜。
来源: 女侠鵺话